週六去河濱騎腳踏車,熙熙因為沒有掌握好下坡速度,在上坡時摔車。
他抵死不願意再騎,硬是用牽的把車牽到了陽光租借站,就開始去遊戲區玩了。
我們原本是甲借乙還,目的地是碧潭租借站。因為他不騎,我們要麼在陽光還車,但要如何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吃晚餐呢?要麼先還兩部車再借一台親子車,這還要再多花200元。
我邊找他邊在想要如何說服他,結果被我逮到機會。
當時他正和一群小孩過獨木橋,左邊有兩位小朋友上橋,右邊有四位小朋友上橋(包括熙熙)。大家因為方向不同,只好卡在橋上。
僵持了一段時間以後,左邊一位女生大聲呼籲右邊四位小朋友讓她。
原本大家都沒講話,只是乖乖地堵在那裡,誰也不讓誰。熙熙看她講話,受不了,出聲了。
"你們只有兩個人,我們有四個人,你怎麼可以因為你自己的私心要我們讓你呢?"這幾乎是原話,雖然不盡有道理,但是他開始溝通了,這也給我一個很好的著力點。
左邊的一位女生放棄了,退出橋面。同時也呼籲她的好朋友,剛才發言的那位女生讓開。
還在橋面上的那位女生頓了一下,也讓開了。過程中沒有一位家長插手,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次小孩學習如何自己處理問題的機會。
等熙熙走下橋面,我把他拉到旁邊,跟他說:"這裡離碧潭只有十分鐘的車程,你怎麼可以因為你自己的私心,讓我們在這裡吃飯或者是還要再付200元借另外一台親子車?"
他聽出了話中的埋伏,問我:"你剛才有聽到喔?"
"對呀,我剛好聽到。"
"好吧,我繼續騎。"他有點悻悻然地答應了我,還帶著苦笑。
問題就這樣解決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