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集主要講了眼科的部分,這集主要講外科,內科和口腔科.
熙熙第一次嚴重的外傷是在2009年12月我們去花蓮旅遊的時候,晚上回民宿,要換鞋上樓,大概是踩滑了,額頭撞到鞋櫃的木頭角,馬上就腫起一個雞蛋大的包.我和爸比從沒見過這種場面,當下就呆掉了,等回過神來,講的第一句話竟是相互責怪對方為什麼沒顧好,講沒幾句,發現熙熙愣在那邊,才驚覺這樣於事無補,馬上著手解決問題.爸比抱他上樓,我去買冰塊.為了讓他乖乖地冰敷,爸比一直在浴缸裡跟他玩遊戲,轉移他的注意力,另外乘機冰敷.由於處置得宜,很快腫塊就消下去了,第二天已經完全看不到瘀血.從此以後,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反應了.
說來也很奇怪,自那以後,只要是熙熙摔跤,10次有8次是摔在額頭上的同一個地方.第二次是在2010年5月8日,因為隔天是母親節,我們正準備去太平洋百貨吃大餐.走在保生路和仁愛路的交叉口的人行道上,爸比和熙熙在追著跑,熙熙應該是兩隻腳相互絆到,跌下去正好撞到石頭,額頭馬上血流如注.我們趕快抱著他衝向附近的診所.醫生簡單處理後,建議我們還是去大醫院的急診比較保險.於是我們又立刻趕往雙和醫院,還好,傷口沒有很大,止血後簡單包紮就讓我們回來了.那次我知道了,要在急診室待滿6個小時,保險才有理賠.
經過幾次跌打,我發現熙熙額頭上的那個地方有塊小小的凸起,這讓我始終不太放得下,2010年11月24日,專門掛了台大兒童外科.沒想到居然需要拍X光,我有點擔心輻射劑量,可是醫生用冷冷的語氣跟我說,不拍沒辦法知道要怎麼處理.我感覺有點像威脅,他應該是跟我講說這樣的劑量到底對一個3歲的小孩是不是安全的,而不是簡單地把問題丟給我.沒辦法,我們還是拍了.的確在骨頭上有小小的組織增生,醫生叮囑,如果繼續變大就要回來看了.目前的觀察,不僅沒有變大的趨勢,反而越來越感覺不到.希望沒有回診的那天!
2011年2 月26日,我們又因為外傷跑了一次醫院,熙熙在成功高中玩操場掃水的鐵掃帚,可能因為地面有水,又不小心絆到,結果摔倒的時候牙齒咬到上嘴唇.熙熙不太愛哭,如果受傷以後哭得很大聲,那表示真的很痛.我們趕快跑去台大急診.還好到的時候傷口已經癒合,省了受手術的罪.
我們不光是外傷會跑急診,連內科也會跑急診.2010年3月1日,因為熙熙吞食乾燥劑到雙和醫院報到.當時我看到的時候,熙熙已經咬開了包裝.我以為他已經吞下去了,就讓他趕快喝水.可是後來我發現,可能是我研判錯誤,我發現的時候他也許是剛好撕開包裝,還沒來得及吃.但不管怎麼樣,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狀況,打電話去問附近藥局的藥師,他覺得問題不大,不過如果我不放心還是急診一下比較踏實.於是,還是去了醫院.果然沒有大礙,醫生說就算是整包都吞下去,也沒什麼.後續有其他狀況才需要回診.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,有時候我在想,其實醫生很多時候都是在扮演安撫的角色,我們就是需要那個穿著白大褂的人跟我們說沒事,我們才不會胡思亂想.這到底是他的悲哀還是我們的悲哀呢?
最近的一次內科掛急診,是因為熙熙高燒.2011年4月10日,在成功高中玩的時候,熙熙的情緒就不是很好,叫他去上廁所硬是不要,還一直不停地哭.我們都覺得很不尋常,果然晚上就發燒了.
熙熙第一次嚴重的外傷是在2009年12月我們去花蓮旅遊的時候,晚上回民宿,要換鞋上樓,大概是踩滑了,額頭撞到鞋櫃的木頭角,馬上就腫起一個雞蛋大的包.我和爸比從沒見過這種場面,當下就呆掉了,等回過神來,講的第一句話竟是相互責怪對方為什麼沒顧好,講沒幾句,發現熙熙愣在那邊,才驚覺這樣於事無補,馬上著手解決問題.爸比抱他上樓,我去買冰塊.為了讓他乖乖地冰敷,爸比一直在浴缸裡跟他玩遊戲,轉移他的注意力,另外乘機冰敷.由於處置得宜,很快腫塊就消下去了,第二天已經完全看不到瘀血.從此以後,我們就知道該怎麼反應了.
說來也很奇怪,自那以後,只要是熙熙摔跤,10次有8次是摔在額頭上的同一個地方.第二次是在2010年5月8日,因為隔天是母親節,我們正準備去太平洋百貨吃大餐.走在保生路和仁愛路的交叉口的人行道上,爸比和熙熙在追著跑,熙熙應該是兩隻腳相互絆到,跌下去正好撞到石頭,額頭馬上血流如注.我們趕快抱著他衝向附近的診所.醫生簡單處理後,建議我們還是去大醫院的急診比較保險.於是我們又立刻趕往雙和醫院,還好,傷口沒有很大,止血後簡單包紮就讓我們回來了.那次我知道了,要在急診室待滿6個小時,保險才有理賠.
經過幾次跌打,我發現熙熙額頭上的那個地方有塊小小的凸起,這讓我始終不太放得下,2010年11月24日,專門掛了台大兒童外科.沒想到居然需要拍X光,我有點擔心輻射劑量,可是醫生用冷冷的語氣跟我說,不拍沒辦法知道要怎麼處理.我感覺有點像威脅,他應該是跟我講說這樣的劑量到底對一個3歲的小孩是不是安全的,而不是簡單地把問題丟給我.沒辦法,我們還是拍了.的確在骨頭上有小小的組織增生,醫生叮囑,如果繼續變大就要回來看了.目前的觀察,不僅沒有變大的趨勢,反而越來越感覺不到.希望沒有回診的那天!
2011年2 月26日,我們又因為外傷跑了一次醫院,熙熙在成功高中玩操場掃水的鐵掃帚,可能因為地面有水,又不小心絆到,結果摔倒的時候牙齒咬到上嘴唇.熙熙不太愛哭,如果受傷以後哭得很大聲,那表示真的很痛.我們趕快跑去台大急診.還好到的時候傷口已經癒合,省了受手術的罪.
我們不光是外傷會跑急診,連內科也會跑急診.2010年3月1日,因為熙熙吞食乾燥劑到雙和醫院報到.當時我看到的時候,熙熙已經咬開了包裝.我以為他已經吞下去了,就讓他趕快喝水.可是後來我發現,可能是我研判錯誤,我發現的時候他也許是剛好撕開包裝,還沒來得及吃.但不管怎麼樣,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狀況,打電話去問附近藥局的藥師,他覺得問題不大,不過如果我不放心還是急診一下比較踏實.於是,還是去了醫院.果然沒有大礙,醫生說就算是整包都吞下去,也沒什麼.後續有其他狀況才需要回診.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,有時候我在想,其實醫生很多時候都是在扮演安撫的角色,我們就是需要那個穿著白大褂的人跟我們說沒事,我們才不會胡思亂想.這到底是他的悲哀還是我們的悲哀呢?
最近的一次內科掛急診,是因為熙熙高燒.2011年4月10日,在成功高中玩的時候,熙熙的情緒就不是很好,叫他去上廁所硬是不要,還一直不停地哭.我們都覺得很不尋常,果然晚上就發燒了.
20:00 38.1度
21:00 39.1度,貼第一塊退熱貼
21:45 39.2度
22:28 39.5度,沒有退熱,反而越來越熱
22:37 改用冰塊
23:20 39.2度,貼第二塊退熱貼
我們到處打聽這樣的溫度應該怎麼處理才對,結果還是上網找的資料給了我們信心.小孩發燒不用緊張,溫度太高退燒就好.只是看著他一整晚都燙到不行,睡也睡不好,我們做大人的很心疼.
隔天一早,就去吳志仁小兒科掛號.醫生開了兩種顏色的藥水,還有退燒塞劑,並且詳細說明幾度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置.
11:15 回家先喝了藍色藥水
12:15 38.9度,溫度沒退
12:30 換喝紅色藥水
13:30 37.8度,退燒
16:10 36.8度,正常
16:20 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7:20 溫度正常
19:45 39.3度
19:55 超過39度放塞劑
20:55 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21:50 37度,正常
半夜,摸到身體非常燙,一量嚇死了,40度,照理講應該放塞劑,可是白天我已經放過了一顆,一天之內放兩顆可以嗎?沒辦法,還是開車去了馬偕.是位實習醫生看的,說扁桃體發炎引起的高燒就是這樣,反反覆覆,持續不斷.同樣也開了和吳志仁一樣的藥水,只不過還多了幫助呼吸順暢的,然後跟我們說服用同類的藥物要間隔4-6小時,不同類1個小時就好.看來醫生的處置都差不多,我們的窮緊張在他們看來大可不必.回家以後,繼續看著熙熙被滾燙的身體和塞住的鼻子折磨,而無能為力.
2011年4月12日
07:50 39.5度,藍色藥水,為了方便照顧和不要傳染給其他小孩,請假在家.
08:50 37度
12:55 39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3:55 38.5度
17:25 38.7度
18:10 39.4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9:10 39.4度
20:05 38.6度
20:50 38.1度
22:00 37.3度,正常
半夜,又開始燒退燒退.
2011年4月13日
07:10 39.8度,藍色藥水
08:15 喝藍色藥水
09:00 36.6度
12:50 36.5度
14:25 38.2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8:00 37.4度
19:45 38.1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21:10 39.1度
22:20 38.1度
半夜,又開始燒退燒退.
2011年4月14日
08:30 38.4度,藍色藥水
09:30 37.7度
13:20 37.2度
16:30 37度
就在這樣的不斷循環中,熙熙的溫度慢慢地恢復正常.可是咳嗽和鼻塞還是持續了好久.但願經過這樣的過程,他的抵抗力有變好.
5月,沒過幾天,他就被同學傳染了,那時候我也在場,那位女孩就這樣四下無人地咳嗽起來.回來以後,沒幾天我們全家就都中標了.所幸的是,這次沒有發燒,只是上呼吸道感染.但是全家都咳都塞,也是過了一兩個禮拜,才見好轉.剛入幼稚園的時候,熙熙是16公斤多,結果連續兩個月生病,好不容易長起來的肉肉就這樣沒了,體重掉到15公斤,看來要長回去還不知道要多久呢!
我的牙齒不好,不知道是體質的關係還是小時候吃過四環黴素的原因.為了熙熙不要步上我的後塵,從小我就盯他的牙齒盯得很緊.一開始長牙就刷起來,大一些就開始定期塗氟,每天都不馬虎.
大概是這樣的努力再加上他先天的條件也不錯,至今全口白白的牙齒沒有被蛀過.我們家附近的牙科診所有位專門的兒童牙醫,從熙熙很小的時候就給她看,她也教會了我很多:喝完牛奶要用漱口水清潔;不容易刷到的部分要怎麼做才能乾淨等等.我也都乖乖照著做,可是我發現每半年去報到一次,她卻總是有不滿意的地方,上次是臼齒不乾淨,這次變成內側不乾淨,有牙垢.我其實很想跟她說,我都有照你講的做,可是卻總也通不過,感覺很像努力唸書的學生總也得不到老師的讚美,有點洩氣!不過,她總是一片好意,受教就是了.大概我是那種要常常表揚,才會賣力工作的人吧!
有個現象倒是很特別,熙熙小的時候反而不怕坐在牙科的椅子上,大了以後非常排斥,最近更是誇張到驚動整間診所的人過來圍觀,看到底這個小孩怎麼了,甚至還上演嘔吐戲碼,再這樣下去,我看最後的一次塗氟他也不用去了.
林林總總,熙熙這四年來也生了不少病,我們從開始的糊里糊塗到現在的有點概念,其實也是走得很辛苦,但是以熙熙的狀況看來,這樣的學習之旅還很漫長,就繼續努力吧!
21:00 39.1度,貼第一塊退熱貼
21:45 39.2度
22:28 39.5度,沒有退熱,反而越來越熱
22:37 改用冰塊
23:20 39.2度,貼第二塊退熱貼
我們到處打聽這樣的溫度應該怎麼處理才對,結果還是上網找的資料給了我們信心.小孩發燒不用緊張,溫度太高退燒就好.只是看著他一整晚都燙到不行,睡也睡不好,我們做大人的很心疼.
隔天一早,就去吳志仁小兒科掛號.醫生開了兩種顏色的藥水,還有退燒塞劑,並且詳細說明幾度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置.
11:15 回家先喝了藍色藥水
12:15 38.9度,溫度沒退
12:30 換喝紅色藥水
13:30 37.8度,退燒
16:10 36.8度,正常
16:20 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7:20 溫度正常
19:45 39.3度
19:55 超過39度放塞劑
20:55 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21:50 37度,正常
半夜,摸到身體非常燙,一量嚇死了,40度,照理講應該放塞劑,可是白天我已經放過了一顆,一天之內放兩顆可以嗎?沒辦法,還是開車去了馬偕.是位實習醫生看的,說扁桃體發炎引起的高燒就是這樣,反反覆覆,持續不斷.同樣也開了和吳志仁一樣的藥水,只不過還多了幫助呼吸順暢的,然後跟我們說服用同類的藥物要間隔4-6小時,不同類1個小時就好.看來醫生的處置都差不多,我們的窮緊張在他們看來大可不必.回家以後,繼續看著熙熙被滾燙的身體和塞住的鼻子折磨,而無能為力.
2011年4月12日
07:50 39.5度,藍色藥水,為了方便照顧和不要傳染給其他小孩,請假在家.
08:50 37度
12:55 39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3:55 38.5度
17:25 38.7度
18:10 39.4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9:10 39.4度
20:05 38.6度
20:50 38.1度
22:00 37.3度,正常
半夜,又開始燒退燒退.
2011年4月13日
07:10 39.8度,藍色藥水
08:15 喝藍色藥水
09:00 36.6度
12:50 36.5度
14:25 38.2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18:00 37.4度
19:45 38.1度,到時間喝藍色藥水
21:10 39.1度
22:20 38.1度
半夜,又開始燒退燒退.
2011年4月14日
08:30 38.4度,藍色藥水
09:30 37.7度
13:20 37.2度
16:30 37度
就在這樣的不斷循環中,熙熙的溫度慢慢地恢復正常.可是咳嗽和鼻塞還是持續了好久.但願經過這樣的過程,他的抵抗力有變好.
5月,沒過幾天,他就被同學傳染了,那時候我也在場,那位女孩就這樣四下無人地咳嗽起來.回來以後,沒幾天我們全家就都中標了.所幸的是,這次沒有發燒,只是上呼吸道感染.但是全家都咳都塞,也是過了一兩個禮拜,才見好轉.剛入幼稚園的時候,熙熙是16公斤多,結果連續兩個月生病,好不容易長起來的肉肉就這樣沒了,體重掉到15公斤,看來要長回去還不知道要多久呢!
我的牙齒不好,不知道是體質的關係還是小時候吃過四環黴素的原因.為了熙熙不要步上我的後塵,從小我就盯他的牙齒盯得很緊.一開始長牙就刷起來,大一些就開始定期塗氟,每天都不馬虎.
大概是這樣的努力再加上他先天的條件也不錯,至今全口白白的牙齒沒有被蛀過.我們家附近的牙科診所有位專門的兒童牙醫,從熙熙很小的時候就給她看,她也教會了我很多:喝完牛奶要用漱口水清潔;不容易刷到的部分要怎麼做才能乾淨等等.我也都乖乖照著做,可是我發現每半年去報到一次,她卻總是有不滿意的地方,上次是臼齒不乾淨,這次變成內側不乾淨,有牙垢.我其實很想跟她說,我都有照你講的做,可是卻總也通不過,感覺很像努力唸書的學生總也得不到老師的讚美,有點洩氣!不過,她總是一片好意,受教就是了.大概我是那種要常常表揚,才會賣力工作的人吧!
有個現象倒是很特別,熙熙小的時候反而不怕坐在牙科的椅子上,大了以後非常排斥,最近更是誇張到驚動整間診所的人過來圍觀,看到底這個小孩怎麼了,甚至還上演嘔吐戲碼,再這樣下去,我看最後的一次塗氟他也不用去了.
林林總總,熙熙這四年來也生了不少病,我們從開始的糊里糊塗到現在的有點概念,其實也是走得很辛苦,但是以熙熙的狀況看來,這樣的學習之旅還很漫長,就繼續努力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